时间:2022-09-02 23:26:02 | 浏览:1113
每逢年终复盘,关键词不外乎都是竞争、应战和输赢,诸如此类。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不过,今年服务器市场却显得有些"沉闷",放眼望去,整整一年都是AMD的独角戏。8月登场的第二代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是服务器芯片领域的年度亮点,也是今年唯一值得纪念的大事件。长远看来,服务器市场的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剧变,并且与桌面电脑的当前发展态势颇有几分相似。
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8月问世的第二代EPYC承包了今年整个市场的注意力
二十年来,以挑战者姿态阻击对手,进而实现反超,这样的故事在AMD身上出现过不止一次。性能卓越的K7,率先搞定64位计算的K8……经典作品总是令人津津乐道。随着Zen核心架构的推出,这种久违了的熟悉感觉,终于又回来了。
今年AMD的Zen 2架构如期问世,采用7nm制程,意味着AMD在架构与制程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领先地位,要知道友商还用着万年不变的14nm,10nm一再跳票。上半年基于Zen 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从多个维度看均明显强于对手的同期产品,其存在的意义远不止于帮助AMD挽回桌面市场的份额——Zen 2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
美国旧金山时间8月7日,AMD总裁兼CEO苏姿丰博士(Dr. Lisa Su)亲自发布了第二代AMD 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代号"Rome"(罗马),这是全球首款采用7nm工艺的服务器芯片,如果将第一代EPYC——采用GF 14nm工艺的Naples作为比较对象,那么从理论上讲,"Rome"的晶体管密度整整翻了一番。AMD官方还表示,同等功耗下"Rome"的频率提升了25%,或者同等性能下功耗只有上代产品的50%。
从桌面PC到服务器,Zen2架构功不可没
第二代EPYC还带来了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新记录,最高支持64核128线程,如此突破想象的高集成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创新性的Chiplet设计以及台积电7nm工艺带来的高晶体管密度与高能耗比,这也从物理角度决定了其高门槛很难被反超。目前,英特尔至强平台的最高规格是28核心56线程的8280,价格极其昂贵,性能却在现场演示中被新霄龙远远甩在身后。
具体到单核性能,"Rome"的单线程IPC较之前代产品,提升幅度平均值为15%,在32核心64线程模式下,提升幅度最高,达到了23%。L3缓存与性能密切相关,"Rome"最多增大至前代产品的四倍。此外,"Rome"还加入了大量的服务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相关功能特性,在互连、内存、安全、电源等环节都得到了相应的强化。
64核128线程的优势能持续到明年
7nm,64核,128线程,数字化的指标是单调的,也是纯粹而公正的,AMD第二代EPYC处理器的制程与最大核心数双双反超英特尔顶级旗舰,这是IT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AMD的价格优势在服务器芯片身上依旧得到了保留,不论是合作伙伴、客户还是投资者,都对AMD表现出极大的信心与期待,AMD在业界的话语权得到了大幅提升。
突破不止64核
目前,只有AMD造出了64核x86处理器,能实现这样的成就,单凭简单粗暴的"堆核"肯定是不够的。
当然,首先得为堆核创造必要条件。除了领先的7nm制程,"Rome"采用了革命性的Chiplet模块化设计,在整个处理器的宏观布局上实现了计算和I/O模块的分离,单个封装内最高8个计算die+1个I/O die。计算die采用7nm工艺,有助于缩小晶片面积、提升频率、降低功耗。I/O部分采用14nm工艺,这也是有原因的。
独立I/O Die的好处是能够降低芯片的设计与制造难度,节省成本,并提高良品率。同时,由于I/O Die与所有CPU核心平等连接,无论带宽还是延迟都保持一致,更易于管理,系统、软件调用起来也更方面。
Chiplet模块化设计示意图
这种创新的模块化设计优势明显:在同等功耗下拥有更多的CPU核心,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而与传统的单片设计相比,生产成本控制得更低。如果未能发明和采用这样的新老制程结合、将计算die和I/O控制单元分开来的设计,64核应该还遥遥无期。
此外,对一些创新特性的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Rome"是全球首个支持PCIe 4.0技术的服务器芯片,带宽通道数翻番的结果是大幅提升加速卡和存储器的性能。虽然现阶段能充分发挥PCIe 4.0优势的应用还不多,但俗话说 "要想富,先修路" ,谁率先掌握了PCIe 4.0,谁就掌握了未来。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平台每路最多支持128条PCIe 4.0总线,峰值总带宽高达512GB/s。
相比消费级桌面平台,PCIe 4.0对于数据中心的作用和意义更加明显,毕竟后者对存储速度、网络速度的要求更高,多个NVMe SSD并联后的速度跟我们日常在PC上测试的数据完全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AMD还推荐搭配同样支持PCIe 4.0的全新加速卡Radeon Instinct MI60,用如虎添翼来形容这套组合并不过分。
再者,第二代EPYC处理器之间最多支持四条Infinity Fabric链接,两颗处理器之间的Infinity Fabric总线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8GT/s,比第一代产品的10.7GT/s整整提升了68%。
合作伙伴构建生态系统
截至本文发稿,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已经打破超过140项世界纪录,并形成了空前壮大的生态系统。AMD EPYC生态系统迄今已有超过60家的合作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增加,这为AMD在服务器领域的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伙伴中不乏巨头身影,微软云、腾讯云纷纷采用基于第二代EPYC处理器的新型虚拟机,帮助AMD为现代数据中心处理器设立了新的标杆。戴尔科技集团在临近年底时正式推出了针对第二代EPYC处理器而设计优化的PowerEdge服务器产品线,包括两款单路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R6515、R7515和三款双路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R6525、R7525和C6525。戴尔科技集团提到了降低企业客户总体拥有成本,这正是AMD EPYC的核心优势所在,即第二代EPYC最高能将客户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降低 50%。
谷歌、联想和VMware等大型厂商也都纷纷表现出对第二代AMD EPYC的肯定,谷歌表示陆续会在自家的数据中心部署相关产品,联想已经设计和推出全新的服务器,VMware将着重支持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的安全等特性。AMD能赢得诸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不仅仅是依靠性价比和能耗比,在具体应用中,AMD也表现出了专属优势,获得了用户的肯定与好评。
与谷歌的合作一度挖了英特尔的"墙角"
既然是面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芯片,生态系统的支持甚至比产品本身的表现还更加关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AMD EPYC平台的生态环境日益完善,合作伙伴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单看开发平台数量这一单项指标,第二代EPYC也比第一代EPYC增加了两倍以上。
任重道远的英特尔
今年英特尔谈不上顺利,桌面如此,服务器亦如此。
受制于工艺升级遇阻和产能不足等因素,英特尔在桌面市场青黄不接,服务器芯片的更新也被耽搁了。尽管8月初英特尔抢在AMD之前发布了56核至强处理器——代号Cooper Lake的Xeon 9200,然而这款芯片最快也得等到2020年上半年才能上市,跳票与否也是个问号。再说,考虑到8280超过1万美元的售价,56核至强恐怕会贵得离谱。
现有产品,英特尔已经不是AMD的对手了,只能看明年
要知道,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发布当日,我们通过AMD给出的参考价格表得知,64核128线程的顶级型号,价格只要4425~6950美元,差异在于单路/双路与基准频率。事实如此,英特尔接下来该怎么打?诚然,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是有沉淀的,目前份额依旧高高在上,但危机感已经不容忽视。吃老本,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有时候,变化来得很慢,但进行得很快。
写在最后
第二代AMD EPYC处理器是服务器市场的一剂兴奋剂,对行业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AMD收获的不仅是市场份额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前景的无限可期。预计到2021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其中CPU部分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70亿美元,GPU部分为120亿美元。面对这个合起来高达29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厚积薄发并且双线开花的AMD将扮演愈发关键的角色。
7nm制程Zen2如期发布,紧随其后的还有7nm+的Zen3
今年这个领域还有一些小插曲,比如亚马逊和苹果前高管创立的新公司Nuvia都对服务器芯片表现出浓厚的热情,延续着ARM系的搅局范儿。当然,根据近年来ARM的种种表现,不难看出更多的是基于防御性质的搅局,概念大于产品本身。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服务器市场仍将是AMD和英特尔两雄相争的局面。强势崛起的AMD已经亮剑冲锋,在这个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下一步英特尔又该如何绝地反击。
它不是使用企业自己的服务器,而是将数据放置在提供此类服务的第三方手中。与物理数据中心相比,云服务器的安全工作基本由来确保。对于购独立买服务器的用户来说,一来要保证电力供应稳定,以免导致停机的问题,二来需要负担高额的电费。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不一样,因为应用服务器执行诸如数据分析、存储、数据处理、归档以及其他数据管理相关任务之类的任务。他们还将托管数据库,如Oracle、SQLServer、MySQL等。应用服务器是指通过各种协议把商业逻辑曝露给客户端的程序。
服务器其实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电脑,并不是多么复杂的一个东西,因为我本身是做服务器运维的工作,所以每天都会在服务器上进行一些操作,操作服务器其实和我们正常操作电脑是差不多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服务器是远程来操作的,而我们的电脑是现实进行操作的,在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那么,服务器与普通电脑有什么不一样呢?服务器VS普通电脑普通电脑,通过终端给用户使用;服务器,通过网络给客户端用户使用。01服务器是在“
2月22日消息,近日,中国移动公示了2021-2022年第1批PC服务器集采项目中标包8和标包13的中标结果,神州数码、长江计算、黄河信产、同方股份、宝德计算、湘江鲲鹏等6家中标。其中,基于华为鲲鹏芯片的服务器占比为16.55%。据了解,中
什么是服务器?今天驰网飞飞来和你分享服务器到底是什么?常见的服务器类型有哪些?让你们对服务器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一)什么是服务器?在技术意义上,服务器是计算机程序或设备的实例(本质可以说是一种计算机),用于处理请求并通过Internet或本
每逢年终复盘,关键词不外乎都是竞争、应战和输赢,诸如此类。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不过,今年服务器市场却显得有些"沉闷",放眼望去,整整一年都是AMD的独角戏。8月登场的第二代EPYC(霄龙)系列处理器是服务器芯
区分概念:云服务器(云主机)是一组集群服务器提供商的多个独立服务器的虚拟部分。集群中的每个服务器的每个服务器都有一个云服务器的镜像。就像集群服务器一样,它就像一个大型公共停车场,使用云服务器会卖给你停车的权利。顾名思义,独立服务器拥有整个服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所以也会有CPU, 硬盘,内存条等组成;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服务器指的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
2021年上半年国内服务器增长平稳。根据IDC《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170.6万台,同比增长8.9%;市场规模为108.1亿美元。从服务器子市场看,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加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一、 全球公有云加速渗透叠加企业上云大趋势来临1. 全球云领军收入增速维持高位,Q2 CAPEX 出现恢复信号全球云计算进入甜蜜点,IaaS 市场主导增长。1)2017 年 6 月,Mor
浪潮信息服务器产品线副总经理 陈彦灵我们经常会在热搜上看到某个网站崩了,某个APP服务器走丢了,这背后,都是对服务器安全及可靠性的担忧。尤其是政府、金融、电网以及铁路等行业对IT基础设施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应用,一旦系统出现问题
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服务器吧,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器物体没什么人能见到,这种服务器是放在重点机房的。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服务器是干什么用的,今天帮大家好好的科普下,多增加一些电脑知识。什么是服务器? 专业上服务器这样定义|: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
一、概述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包含向网络用户提供特定服务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器的硬件架构与普通计算机相似,但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可拓展性方面比普通计算机有更高要求。按照指令集类型,服务器可以分为CISC服务器、RISC服务器;按照服务
根据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服务器市场在2017年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今年第一季度,供应商的营收同比下降了近5%。不过,由于如戴尔EMC和HPE,以及华为等企业,在过去几个月里发布了一些非常酷的新硬件,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改变。很